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铁路 >> 正文
地铁整合建设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尚志海
作者:丘世钧 …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7-15 21:10:22
络的建设,不仅将对广州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且将带动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2.2 地铁与地铁经济的整合

  地铁是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的支持系统。实践证明,地铁所到之处交通得到缓解,楼宇得以兴旺,土地增值,人口增加,居住、商业、文化、社会等区域性功能迅速形成。可以说,地铁是城市交通的生命线和城市经济的繁荣线。

  2.2.1 有利于商业中心的形成

  广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在大大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也加速了商业中心的东移。广州市出行空间分布也由此发生了4点变化: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过渡;天河新中心已初具规模;新发展区(天河区和芳村区)与城市中心的联系强度加强;地铁沿线形成新的商业走廊。据报道,与1号线开通前相比,天河城广场的客流量和销售收入平均增加20%,商场租金上升15%。

  2.2.2 有利于房地产业的繁荣

  从实践经验看,轨道交通车站周围的土地通过联合开发重构,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促进了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目前,地铁物业比其它物业的价值高20%~30%。例如,芳村区地铁沿线的商品房随广州地铁1号线的通车运行和鹤洞大桥的通车等交通条件的改善,土地增值很快,约升值1000元/m2。

  2.2.3 有利于旅游观光的发展

  广州地铁的车站和列车清洁美观,其现代化的设计和功能富有时代感,赢得了乘客的喜爱。搭地铁游广州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为此,应该尽快制定以地铁1、2号线沿线景观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开发“地铁游”,使“地铁游”成为广州游的热点。广州地铁1、2号线沿线集结了大量的旅游景观和商业旺地,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南越王墓、北京路、农讲所、烈士陵园、陈家祠、海珠广场、天河城、中华广场等众多的旅游观光景点将会借助地铁交通便利的优势,增加其可达性,从而实现旅游收入的增长。

  2.3 地铁与交通网络的整合

  地铁整合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对地铁车站及站域周围城市空间作最优化的规划和布置,来创造一种换乘时间与换乘距离最短、换乘条件最舒适、价格最合理的空间网络结构体系。现在广州地铁与地面交通还没有形成网络,如1号线与地面交通重叠的状况非常严重,中山路全程的重叠系数为16.72[3],与地铁1号线重叠3个区间以上的公交线路有54条,造成运力的浪费和交通阻塞。

  地铁与交通网络的整合,就是要合理布置地铁线路,解决好地铁与地面交通的衔接,以及地铁与客流的衔接。广州地铁1号线中的主要站点如花地湾站,就起到了疏散芳村客运站客流的作用;又如1号线的广州火车东站和2号线的广州火车站对进入城市的客流进行了分流。城市交通网络的总体目标就是把广州市建成以地铁为骨干、地面公交汽车为主体、中小巴士和出租车为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2.4 地铁与地下空间的整合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十分必要的。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发展应朝着能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的方向发展。广州市应当借助当前大力发展地铁的契机,及时合理地规划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使广州市形成以地铁为骨架,商业地下城为节点,城市地下广场为区域,地下娱乐、休闲、文教设施为补充的点线面结合的地下空间网络结构。

  以地铁3号线的岗顶站为例,可以通过开设地下隧道,建立地下城市广场、地下文化娱乐设施等,加强周围各个功能结点(大学、医院、科技广场、商业中心等)之间的联系,把地面的人流转移到地下,立体开发岗顶地区的地下空间,改善整个地区的交通、生活、居住环境。

  另外,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应该把人防工程与普通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发挥地铁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5 地铁与地铁文化的整合

  地铁建设现在已经成为广州市民关注的焦点,地铁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地铁所形成的观念形态,或称之为地铁文化,贴切地反映了地铁对人文、政治和经济等的影响及作用。

  地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代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了广州一景。它本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气质,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广州的地铁配套设施完善,给乘客一种亲和的感觉,如它的自助售检票系统与人工换钞系统同时运作,完善的列车安全标志与服务措施等。但是广州地铁的定位很模糊,属于广州固有的历史格调没有充分演绎出来。地铁站里充斥着商业广告,艺术氛围薄弱。由于收入状况等原因,普通市民还没有能力将地铁作为日常交通工具使用,坐地铁多为城市观光。目前1号线的客流量仅有18万人次,而实际的运送能力可达113万人次。广州地铁文化应该得到发展,把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