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某地铁区间风井、风道施工技术
作者:张世龙 李…  文章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19 20:17:16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竖向及横向偏移和在平面内的旋转,限定实测值同计算值平均差值在10mm以内;(2)沿风道侧墙每5m环向测设3个点,三点形成的平面同风道纵向垂直。通过绝对控制方式,使格栅同风道纵向严格垂直,限定实测3点到安装格栅距离差值在10mm以内。

  实践证明,以该控制1号洞上台阶格栅安装质量后,其余导洞各片格栅安装质量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安装方便程度大大改善。

  3.4超前小导管打设。土方开挖发现,拱顶松散的砂卵石地层虽容易塌方,但掌子面砂卵石地层竖向开挖面直立性较好。根据砂卵石地层这一特点,为提高小导管打设速度并保证超前注浆地层加固效果,将小导管由直径42mm、长度3m调整为直径32mm、长度1.5m,坚持每榀打设,打入土体深度控制在80cm(格栅水平间距50cm)。

  实践证明,通过该种小导管打设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较好地控制了卵石地层在打设小导管过程中的塌方。

  3.5洞内残留水处理。(1)施工1、3号洞临时仰供土方开挖前,先通过预埋超前花管引排方式引排残留水,超前花管打入深度一直保持在2m以上,引出水由侧面排水沟自流至集水坑。(2)临时仰供土方开挖时,设置专人处理临时仰拱凹槽积水,降低渗出水对临时仰拱钢格栅的焊接和对喷射混凝土的影响。(3)临时仰供格栅焊接完成后,喷射混凝土前,在侧墙埋设引流软管,以便将侧墙残留水经引流管外排,减少对喷射混凝土的洗刷。(4)喷射混凝土完成后,用仰拱处开挖出的粘土在侧墙部位形成排水沟,将侧墙引流软管及超前引流管内的水排到沟内,并自流到集水坑。在集水坑内设置水泵将水泵送到风道口集水池内,再经一级水泵抽排到地面排水系统。

  3.6地层沉降控制。地层沉降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尽量减小1、3号洞土方开挖时在风道洞顶形成的塌落拱范围,避免塌方;另一方面限制风道一衬整体下沉。

  对上述第一方面因素,施工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在土方开挖前,超前注浆加固土体和一衬施做完成后及时进行背后充填注浆;超前注浆加固地层形成的加固圈减小了塌落拱范围,降低了拱顶塌方的机率;一衬背后及时充填注浆挤密了较为松散的塌落拱土体,减小了地层逐渐压缩下沉的空间。

  对第二方面因素主要是采取分片格栅安装时,及时打设锁脚锚管并注浆,及时封闭成环和避免对格栅地基超挖或扰动等措施解决。施工发现,精确控制格栅根部土方开挖,减小对格栅地基扰动最为关键。

  实践证明,按上述思路。可以有效控制地面沉降。从风井锁口圈、风道标准段、风道挑高段沉降典型监测点沉降历时曲线,可以看出,风道施工完成后、地面沉降稳定后,最大值小于20mm,(控制在极限值范围(允许值30mm内)。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结语:通过在砂卵石地层中开挖风井及CRD工法施工风道的实践,得出如下认识:(1)在风井加设1次临时封底,先施工风道1#~4#导洞,可避开风道三层导洞交叉施工的局面,避开了风道6个导洞同时施工的局面;在临时封底底板上设置托架,满足了上下层交叉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要求,提高了施工速度及安全性。(2)在松散的砂卵石地层中打设超前注浆小导管时,直径32mm优于42mm,其对地层扰动减小,注浆效果可以保证,施工速度大大提高。(3)采用CRD工法,须高度重视1号导洞施工。通过加大对1号洞的管理力度,优先保证施工资源投入,其余导洞服从于1号的资源需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风道口瓶颈问题。(4)严格控制1号导洞的格栅安装误差,可以保证后续导洞的格栅安装质量,提高风道整体施工速度。(5)从减小塌落拱范围和控制一衬整体沉降两方面考虑,采取综合措施可对地层沉降进行有效控制。(6)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施工措施,风道单洞施工平均速率可达1.5~3m/d,1#洞施工速率最慢,平均可达1.5m/d,6#洞速率最快,平均可达3m/d。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