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地面与楼面工程质量预控
特级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监理细则
地下连续墙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无支撑水泥搅拌桩分项工程监理
预应力管桩分项工程监理细则
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监理细
桩的现场预制监理实施细则
钻孔灌注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建设工程竣工决算编制审核主要
泰东河疏浚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总图设计专业对控制工程造价的
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探
工程项目管理为什么要推行项目
如何提高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
浅析信息时代的企业ISO27001信
施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
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
总承包业务开展多年而规模仍然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管理模式 >> 正文
城市保护区内原居民建筑之营造模式初探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8-24 12:26:58
到教训有更深的认知。

  其次,地方建筑都具有延续的特色;易言之,对历史、工匠、使用地方材料及方法等的尊重。正如前述,所有这些都会受到气候及环境、文化及社会、美学及集居地类型等的影响,但是除了极少数例子之外,大多数地方建筑都会和当代科技及社会有持续的接触,这些接触的交互影响是造成地方建筑形式转变的几个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可以从文献中了解到传统民居如何受到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改变其地方建筑的形式,以921大地震为例,对地震后余震的恐慌,再加上政府对地方需求的漫不经心,使重建区居民迫于生存及生活的压力下,以铁皮屋取代传统的地方建筑形态便是一个最佳的负面案例。

  新型式的创意产品似乎成为许多营建传统不朽性的内在影响因子,不论其是否在一个固定的主题上有些许变化,或简单几何形式的巴洛克或更细致的改善,新形式产生的速度往往取决于营建者的社会及文化的许多因子。连续与变化之间的界线则不是很清楚,而且经常变来变去。某些文化在接受有毒的高科技方法时,过度反应地将建筑传统完全抛弃;而有些文化则动也不动地像冻在北极冰山的长毛象一般。但有些文化则有见地从他们自己传统的营建方式作选择,也同时从当下可获取的新方法或新材料中撷取他们所需的。

  深植于地方建筑的有意义内涵其实相当宽广,但是我们必须找出如何分辨并要知道学什么及为何要学习?我们不是要盖一座50层楼的三合院,也不是要以圆木屋方式去盖一座公共建筑。我们所期望的是,使所有地方建筑类型和建筑师设计的住宅有所区别的惟一事实是和「舒服」有关──直接和我们感觉有关的视觉和实质的舒服。

  房子的设计应该将面向山、河流、太阳、风、雨、洪水类型、及气候等因子考虑进去,或许了解风水或地理学能够让我们有新的视野。山坡上的双层砖及瓦的结构或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可以种植树木及灌木用来挡风并导引风的流向,同样也可以节省空调的能源,而玄关在冬天及夏天可以具有挡风的功用。某些外墙的植物、天花板的高窗、仔细设计的屋顶悬垂都可以提供有机而平衡的内部环境。

  幅射状的暖气概念是从日本传统住宅的底层加热而引发出来的,FrankLloydWright了解到如果地板是温暖的,那么便可以较少的能源保有相当的舒服程度,因为热气会自然地上升。莱特因此利用热的水管设置在建筑的下方。这种加热方式当然会比中央空调的热气系统来得更佳且更健康。

  营建方法应该是对环境友善的,如果可能应尽量使用自然材料,且最好是使用当地材料。许多可以呼吸、交换新鲜空气、湿度、维持健康的离子水平、吸收大多数有毒气体的结构及产品包括:自然木材、黏土、夯土、砖、软木、毛、竹、芦苇、琼麻、椰子纤维、石头、及石板等。

  正如主流建筑本身也开始因应新的生态挑战而有所改变,我们必须收集更多的数据,并且开始将已经知道的进行归类,然后建构数据库,好让地方建筑的经验得以提供给专业者及非专业者。这将会是透过传统智慧来形塑未来形式的发现之旅。

  好的建筑是不会伤害到地景的,而是会使地景比没有建物之前更美丽。

  好的建筑是不会伤害到地景的,而是会使地景比没有建物之前更美丽。FrankLloydWright曾说出这句令人动容的名言,但是这些美丽的字眼只指出人与地景的关系,仍未涵括更宏观的土地关系,更遑论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谈到人与土地关系时,AldoLeopold认为:所有土地关系其实取决于我们到底投注了多少时间、心思、技巧和信念,而非投资了多少金钱。是土地使用者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作为,这个说法可以用来检视我们对地方建筑与环境整合之间关系的态度。如果我们仍采用误谬的认知来建构国家公园的原住民建筑,那么势必无法达到地方建筑所追求的与当地气候、动植物、及生活方式很适切地结合在一起之目的;易言之,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透过专业的重新认定,并以动态网状结构的新典范取代误谬的主流典范。

  我们已经在台湾生存了四百多年,也几乎全面征服了台湾的国土,但似乎还未学会以一种不具破坏性的方式来生存于其间。我们目前前采取的方式,不外是上山下海四处开疆拓土并扩大现代科技的影响力,然而这些全都不可行。虽然我们需要现代科技来维持温饱,但我们却承担不起失去生物多样性的后果。在这场人类宰制土地的实验里,我们只能说,按照我们当前的行为模式,将会有愈来愈多物种走上灭绝之路,最终破坏了永续发展的能力。我们需要一套结合现代科技、合理分配土地、建构原住民部落的全新方法,来满足全台人民的生态与经济需求。这些需求包括食物和供数十万原住民居住的家园,也包括保留一大片人迹罕至,且具备生物多样性的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内不同族群的原住民对于地方建筑之营建当然有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