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三峡右岸厂坝三期工程混凝土温控实践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1-7 20:03:01
步加大了通水流量,措施如下:

  ①冷却水管。布双层黑铁管,下层布置在高程75.3 m层面,水平间距1.5 m,上层布置在1 m厚的抗冲耐磨混凝土中央,水平间距1.0 m。

  ②通水冷却。开浇起通10~12℃制冷水,首先大流量通水(30~35 L/ min),通水时间按测温管测值达到稳定最高温度后再加通水1d控制(实际为5 d),然后通小流量(18~20 L/min)制冷水5d或通江水7 d左右,并控制混凝土温度降幅在6℃以内,之后暂停通水。待9月开始进水中期通水冷却,直至冷却到设计越冬温度22℃。

  根据预埋的测温管资料,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在浇筑后第4天出现,为33.2℃,较设计允许的37℃低3.8℃,很好地实现了预控目标。

  ③盲区混凝土浇筑。由于主力浇筑设备覆盖区域有限,大坝厂房都存在数量、面积不等的浇筑盲区,通常只能通过一些低效率的辅助手段来完成,浇筑温度控制难度也相应增加。为此,采取了强制使用台阶法浇筑、增加喷雾机数量(由1~2台增至2~4台)、更换全新或完好保温被并加快混凝土坯层覆盖、加强拌和楼骨料预冷等措施,由现场监理认真检查落实,实际效果良好。

  3 温控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三峡三期工程与二期工程相比,除保温方面加大了投入外,其他主要温控措施都基本相同,但在温控管理方面制订了预警及快速反应等更加细致的制度,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统一指挥,管理力度大大加强。

  除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之外,措施及控制标准清楚、管理制度完善也是做好温控工作的重要保证。每个环节的措施及控制标准清楚,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做到什么水平,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则持续地保证了温控体系的正常和有效运转。三期工程通过建立全面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掌握温控工作的主动权,使其始终保持受控状态,具体内容包括:拌和系统风冷料仓料位不足预警、骨料预冷温度未达标预警、入仓温度较出机口温度回升超3~5℃预警、实际浇筑温度到达控制标准以下2℃时预警、混凝土坯层覆盖时间达2 h预警、通水冷却参数未达标预警、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接近设计允许值以下3℃时预警等。一旦出现预警,各方必须快速反馈并作出反应,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予以化解,当解决不力时则果断采取停料、停仓等,特别是高温时段要对浇筑温度进行加密检测,如1 h内连续3个测点超温,则停仓处理。

  4 温控成果简述

  三期工程各项温控指标都很好地控制在了设计允许范围之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2004年6-8月温控统计数据为例:

  (1)出机口温度

  分别统计7℃、10℃、14℃三种标准的预冷混凝土,150系统主供大坝,其超温率分别为0.3%、0.0%、0.7%, 84系统主供厂房,其超温率分别为0.3%、1.4%、1.9%。

  (2)浇筑温度

  右岸厂坝共浇混凝土64.6万m3,检测6630次,超温率仅1.0%,其中:大坝共浇53.7万m3,检测4395次,超温率为0.8%;厂房共浇10.9万m3,检测2235次,超温率为1.6%。

  (3)冷却通水

  共检查初期通水1493组,平均进水温度11.0℃,出水温度18.2℃,平均温差7.3℃,其中: 大坝检查通水821组,平均进水温度11.0℃,平均出水温度18.4℃,平均温差7.6℃;厂房检查672组,平均进水温度10.9℃,平均出水温度17.9℃,平均温差7.1℃。

  初期通水后闷温检查共1144组,平均25.2℃,符合率99.7%,其中:大坝721组,平均温度25.5℃;厂房423组,平均温度24.8℃。

  (4)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

  ①大坝测温管:共埋设71组,合格率100%,其中高标号区埋设7组,最高温度为36.3℃,平均的最高温度为34.1℃;低标号混凝土区埋设64组,最高温度为34.5℃,平均最高温度为30.2℃。

  ②大坝仪埋测温:共埋设仪器44支,合格率95.5%,其中高标号区6组,最高温度37.4℃,平均最高温度36.7℃;低标号混凝土区埋设38组,最高温度33.8℃,平均最高温度28.8℃。

  ③厂房测温管测温:肘管二期混凝土1组,最高温度41.3℃,平均38.6℃;其他部位共15组,最高温度34.7℃,平均最高温度32.0℃,合格率100%。

  ④厂房仪埋测温:肘管二期混凝土埋设2支仪器,最高温度43.8℃,平均40.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